讲述-我身边的变化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讲述-我身边的变化 >> 正文

米粮的岁月过往

发布日期:2018-03-30 09:03:20 来源:云南楚雄网 作者:何刚 点击:[]

民以食为天,米粮的岁月过往历历在目。

1990年,我们几个年轻教师请管食堂的老孙头醉了一场酒,把学校的粮油供应证拿出来,到粮所办成个人的小本,按月购买30斤米粮和4两香油。记忆中,大米一角三分九一斤。其他老师纷纷效仿,学校巩固食堂的计划破产,索性就为每个教师在平房厦台上都砌了一眼节柴灶。

那几年,住校的学生也需要交钱粮到食堂,没有食堂的学校,柴米油盐都要从家里背来,下课后在四处漏风的简易瓦屋下烟熏火燎地烧煮。我工作的安乐乡化石、直苴、安益几个村子,为了交子女读书的大米,一趟趟的赶着牲口驮杂粮到临县的黑井镇去换大米。不少学生为一日三餐发愁:星期天从家里背来,吃一天冷饭;约好时间,家长学生同时出发,在半路相遇,学生接过一盒饭又匆匆返回;还有的临近周末了就饿着肚子……

1995年,我调动工作,随迁的粮油供应证,因为粮所不在集镇上,离了有10多公里路,就没有去办理,粮油供应似乎也就到此终结。

万寿宫是县直属粮库,坐落在城南,现在还看得出一座小山的地貌。1996年,我和妻子用手推车推着109公斤晒干扬尽的稻谷去交公粮,中午去,排队验收后一直折腾到下晚。在几年时间里,交公粮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要扛着粮食爬几十级水泥台阶以及漫长的排队等待。在随后几年里,公粮可以用交钱款抵扣,一下子变得省事。2006年,中国历史上存续2300余年的“皇粮”、新中国时代的农业税废止,中国农村、农业、农民轻装上阵,快速发展经济。

学校食堂更是今非昔比。在薄弱地区改造项目中,全县所有学校都建设了标准化餐厅,农村学校里,交米粮、交伙食费成为历史,寄宿学校的初中学生享受国家每个月125元的寄宿制补助和免费的营养餐。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学生在餐厅自取碗筷,自己盛饭,然后排队买菜。食堂管理人员安全责任之外,还多了一项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人用的东西,包括粮食,够用就好,不能浪费。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