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0〕10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绩〔2020〕11号)、《楚雄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楚财绩〔2024〕4号)的要求,云南泊江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接受楚雄州财政局委托,于2024年5月16日至2024年7月30日对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年州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及运行维护经费(以下简称“本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要求,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法治水平、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国家决策机构统一指挥的广播应对体系,它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应急预案、保障系统和技术系统等部分构成。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应急信息预警、发布的重要职责。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意见》(云政办发〔2022〕5号)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省、州市、县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全覆盖,实现全省应急广播体系一张网运行、一体化管理,与国家应急广播平台有效对接,更好地服务政策宣传、应急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工作,并实现应急广播综合利用,整合应急广播信息资源,规范信息资源采集、制作、发布、共享流程,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播发工作机制,深化拓展应急广播宣传服务功能。
楚雄州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领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应急广播的需求十分迫切。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政办发〔2022〕9号)要求,为提高楚雄州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楚雄州州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列入2022年工作任务。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及技术规范体系,楚雄州应急广播体系拟通过州级平台实现与国家级、省级应急信息发布系统的有效联动响应,实现应急消息的制作、播出、发布流程和调度控制;利于楚雄州现有的广播电视覆盖资源,对多级别、多类型的公共突发事件实现快速应急广播覆盖。
(二)项目实施内容
项目实施内容主要是建设1个州级应急广播平台。项目建成后,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大屏幕多媒体聚合呈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全州应急广播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控制。向上对接省级、国家级应急广播平台,向下对接各县(市)应急广播平台,横向对接楚雄州政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楚雄州应急管理局和楚雄州气象局三个部门,实现上下、横向网络对接、网络全覆盖,信息传输、播发的互联互通。
(三)项目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
1.资金到位情况
根据《楚雄州财政局楚雄州广播电视局关于下达2022年州级广播传媒项目支出预算经费的通知》(楚财教〔2022〕42号),2022年下达州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专项经费220.00万元;根据《楚雄州财政局关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局2023年度部门预算批复的通知》(楚财预〔2023〕8号),2023年下达州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经费206.75万元;2022年、2023年共计下达资金426.75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2年、2023年本项目已支付资金423.76万元资金执行率为99.30%。主要为:
①实际支付项目投资396.74万元:A.支付中国广电云南网络有限公司楚雄州分公司工程施工费360.46万元;B.支付委托业务费36.28万元其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技术方案编制费17.00万元、云南奋进通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服务费2.60万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广播电视计量检测中心验收测试服务费6.00万元、云南无线数字电视文体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安全二级等保测评服务费4.20万元、中科安永科技有限公司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服务费5.00万元,支付应急广播州级平台财务决算审计费用1.48万元;
②项目运行维护经费19.00万元;
③2023年根据2023年12月《楚雄州财政局关于调整楚雄州广播电视局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通知》(楚财教〔2023〕224号)调整了资金用途,用于修缮机房8.02万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项目具体支出明细,详见附件3:收入支出明细情况表。
3.结余资金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项目州财政共计下达项目资金426.75万元,2022年、2023年合计支出资金423.76万元(其中:2022年支出219.88万元,2023年支出203.88万元),2022年、2023年财政合计收回资金2.99万元(其中:2022年收回资金0.12万元,2023年收回资金2.87万元),结余资金0万元。
二、绩效评价结论
该项目本次绩效评价得分91分,评价等级为“优”。一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详见下表:
一级指标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得分率 |
决策 |
15 |
15 |
100.00% |
过程 |
20 |
18 |
90.00% |
产出 |
35 |
32 |
91.41% |
效益 |
30 |
26 |
86.66% |
合计 |
100 |
91 |
91.00% |
楚雄州广播电视局完成了州级完成应急广播系统州(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大屏显示系统、传输覆盖网和接收终端建设。该项目向上对接省级、国家级应急广播平台,向下对接各县(市)应急广播平台,横向对接楚雄州应急管理局和楚雄州气象局,实现上下、横向网络对接、网络全覆盖,信息传输、播发的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的应急广播体系。项目建成后,楚雄州广播电视局成立了州级应急广播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专班,组建了应急广播系统管理队伍,制定了《楚雄州应急广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从工作职责、发布内容、工作规程及保障措施方面规定信息采集、录播及发布等应急广播相关工作规范,内容清晰。但项目也存在共享共用的应急广播协作机制不够健全,横向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作联动还不够;无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无应急广播管理机构与队伍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等,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严格把关各个环节,实现与“七彩云”系统级对接
楚雄州广播电视局坚持“规划先行、统一标准”,从州级平台到10县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均统一协调组织由同一家第三方机构负责。在系统与调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适配以及融媒体APP融合对接等方面,做到整体谋划、通盘设计,在系统对接、资源管理、指挥调度、效果监测评估上为全州一网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与州、县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一体统筹规划,共享指挥大厅、共用机房、共享媒资,实现了系统资源共享、信息内容互通。将应急广播传输渠道向互联网、移动终端延伸,州级平台已完成与省广播电视台“七彩云”APP的对接,是全省第一个与“七彩云”实现系统级对接的应急广播平台。
(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行业资源,最大效益地发挥平台作用
楚雄州广播电视局充分发挥应急广播优势,深化“七个一”日常宣传服务,固定设置党史故事、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和自然灾害防范应急等专栏,确保应急广播终端建一个、用一个、响一个。在楚雄“3.31”寒潮、武定“8.17”疫情防控、南华“8.31”暴雨灾害等突发事件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应急广播提前发布极端天气、疫情防控、卫生健康、抗旱、防火等预警预报信息。
楚雄市安装具备AI预警功能的摄像头,建立“应急广播+视频监控”的视播一体调度体系,紫溪彝村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并利用IP话筒喊话救援,成功避免1名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姚安县构建“应急广播+智慧农贸市场”场景,在市场部署应急广播终端和电视大屏,声像互补,滚动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永仁县实施“应急广播+幸福里社区”工程,利用应急广播发布劳务用工信息,助力“幸福里”社区管理。当前,楚雄州已初步形成“多方协调联动”“城乡二元一体”的应急广播融合发展、综合利用良好态势。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融合应用有差距
一是县级横向部门对应急广播建设、使用认识不到位,主动融入、主动使用的意识不够强。
二是大部分平台都只与气象、应急等部门完成了系统接入,共享共用的应急广播协作机制不够健全,横向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作联动还不够。
(二)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
1.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中规定“第三十一条 加强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评审及验收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单位应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项目专项资金的规定为简单粗略。
2.单位对信息系统进行了等级保护测试,并在公安机关备案,验收合格。但单位未提供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
3.单位组建了应急广播系统管理队伍,但单位未制定应急广播管理机构与队伍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
五、建议
(一)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应急广播服务质量
加强与应急公安、气象、地震等横向部门对接,定期开展应急广播运用情况会商,不断丰富和拓展场景应用,促进应急广播体系综合利用,推动全州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向“多渠道、跨终端、真应用”的目标推进。
(二)完善项目制度机制缺失,提高管理效率
1.建议楚雄州广播电视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基本指引的要求,完善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岗位职责以及监督评价内容,保证单位专项管理合规有序开展。
2.全面完善起草《项目管理制度》,根据现行的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细化业务节点控制,压实责任分工。把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共享共用的信息发布、应急广播管理机构与队伍的管理考核机制涵盖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