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框架,是开展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的单位字典库和抽样框,更是国家统计改革“四大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州严格按照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坚持“统一管理、统一流程、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一库在线、适时更新、适时监管”的原则,确保基本单位数量的准确性、全面性。努力做到基本单位名录库中的单位最全、信息最新、资料最实。
一、楚雄州基本单位名录库现状
(一)法人单位现状
从2011年基本单位名录库年报数据看,全州共有法人单位9595个,其中企业法人5565个,占全州法人单位比例的58%。
1、法人单位分类
按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法人单位1034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总数的10.7%;第二产业法人单位1638个(其中:工业单位1375个,建筑业单位263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总数的17.1%;第三产业法人单位6923个(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单位1294个,住宿和餐饮业单位168个,房地产单位373个,其他单位5088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总数的72.2%。
按机构类型分:企业法人5565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的58%;事业单位法人1031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的10.7%;机关法人743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的7.7%;社会团体法人656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的6.8%;民办非企业单位124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的1.3%;居委会48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的0.5%;村委会1048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的10.9%;其他组织机构380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比重的3.9%。
2、法人单位就业情况
全州法人单位就业人数共有260322人,其中一产业就业人数10931人、占就业人数的4.2%;二产业就业人数103186人,占就业人数的39.6%;三产业就业人数146205人,占就业人数的56.2%。
3、产业活动单位分类
2011年我州共有产业活动单位15508个,按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产业活动单位1266个,占全部产业活动单位总数的8.2%;第二产业产业活动单位1963个,占全部产业活动单位总数的12.7%;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12280个,占全部产业活动单位总数的79.2%。
3、法人单位中”三上”单位情况
全州2011法人单位中共有“三上”单位512个,比上年增加104个,增长25.5%。“三上”单位占全州法人单位数的5.3%。其中:工业138个,建筑业125个,房地产业99个,批发零售业115个,住宿餐饮业35个。
(二)新增法人单位现状
2011年新增法人单位1095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11.4%。其中企业法人965个,占全部新增单位的88.1%。
1、从新增单位产业结构看
从第一产业上看,我州新增单位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2011年我州名录库中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1034个, 2011比上年增加了196个,增长23.4%,其中农业增加125个,增长30.1%幅度位居一产业第一。
从第二产业上看,制造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2011年我州名录库中有第二产业法人单位1638个,其中制造业企业938个。2011年比2010年新增二产业单位158个,增长10.7%,其中新增制造业企业94个,占二产业新增单位的59.5%,制造业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从第三产业上看,新增企业数量增加,迅速发展。
2011年我州名录库中有三产业单位6923个。2011年比上年增加740个,增长11.9%,其中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有1462个,比上年增加250个,占新增企业的33.8%。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尽管我州企业法人单位已达到5565个,也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但三上单位仅有512个,仅占全州法人单位数的5.3%。小规模企业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效益差的企业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很有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
(二)新增单位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缺乏支撑
在2011年新增单位中,共有“三上”单位512个,比2101年的408个增加104个,占新增法人单位的9.5%,新增法人单位90%以上的都是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的小型企业,对我州经济拉动作用不强,对经济增长缺乏支撑。
三、发展基本单位的对策建议
(一)在发展中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做大做强我州烟草、冶金化工业的同时应积极培育医药、农产品加工业使我州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它对解决劳动力就业,活跃地区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既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才能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州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积极扶持三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拉动我州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