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23-0214003 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3-02-14 09:30:14 文  号:楚政发〔2023〕3号
标 题: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成文日期:2023-02-13 09:24:27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门,楚雄高新区管委会: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2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8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州长 张文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楚雄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深化“两个革命”、践行“三法三化”,谋划实施了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专班制凝聚各方合力、大比拼提升工作效能、攻坚年强化项目落地,本届政府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楚雄实践迈出了坚实步伐。最激励人心的是发展蓝图绘就,开启了新征程。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州委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部署及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楚雄篇章,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加快楚雄发展的生动实践。最振奋人心的是发展实力提升,迈出了大跨步。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63.42亿元、上升至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6位和全省第5位,增长6.7%、居全省第2位,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近10%,全面实现“四高于两提升两进位”,百亿GDP县新增2个达到8个。最鼓舞人心的是发展支撑夯实,打造了强引擎。我们大抓产业、主攻工业,隆基成为全球最大单晶硅单体切片工厂,龙佰世界一流转子级海绵钛生产线投产,楚雄晶科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全省首个锂电池储能项目建成投产,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加速崛起,绿色硅、钛产值达482.9亿元,绿色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80%。最温暖人心的是发展成果共享,提升了幸福感。我们大干项目、共享发展,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县县通高”全面实现,把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兜牢“三保”底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居全省第2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居全省第3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不断提质增效。最凝聚人心的是发展氛围浓厚,提振了精气神。我们专班推进、攻坚突破,州委团结带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转作风提效能,组建27个工作专班,深化拓展“大比拼”,强化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全域统筹土地整理和光伏开发工作扎实推进,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率居全省第1位,成为全省唯一全年连续获“骏马奖”的州市。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精准施策,经济实力跃上更高台阶。我们聚焦“六稳”“六保”,加大政策供给,加强制度执行,加密运行调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稳增长政策,制定实施稳增长36条、稳住经济一揽子56条等措施,按季度细化工作方案,打出系列“组合拳”,经济稳中提质、争先进位。GDP增速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全省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居全省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居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居全省第2位,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1.4%、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7.4%、居全省第3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2%、居全省第3位。楚雄市获评全省“县域经济10强县”首位、4个县获评“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二)坚持绿色转型,产业崛起集聚更强动能。我们聚焦产业强州建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5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2.6%。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355.2亿元,占GDP比重20.1%,粮食产量129.25万吨,“楚粳48号”实现全国高原粳稻国审品种零突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南繁冬夏繁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入选云南“绿色云品”企业和产品品牌82个、区域公用品牌5个,武定(肉鸡)列入“一县一业”示范县、姚安(花卉)列入特色县。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首个“8+3”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建成投产、总装机266.8万千瓦,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9%,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滇中有色20万吨铜技改项目开工建设,云甸化工园区获省批准确认。服务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商贸物流业增加值179.5亿元,新兴服务业增加值211.6亿元,侏罗纪文旅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文旅投资增长77.4%,新增5个4A级景区、居全省第1位,文旅产业增加值增长12.1%。中药材种植面积64.9万亩,完成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备案343个,与国药集团签订“滇中药谷”行动计划,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2%。

(三)坚持强基固本,项目攻坚取得更大突破。我们聚焦扩大内需,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投资拉动强劲、支撑有力。投入前期经费3.9亿元,争取专项债券70.2亿元、上级补助资金202亿元,供应建设用地3.78万亩。“能通全通”圆满收官,“互联互通”全面提速,昆楚大复线、玉楚高速建成通车,永大高速基本建成,楚雄东南绕城、姚南、牟元、元大高速建设稳步推进,改建农村公路2200公里,元谋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楚景、大攀高速、楚雄机场、金沙江“一港五码头”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启动“兴水润楚”三年行动,保处鲁等水库建成投入使用,滇中引水二期建设、小石门水库前期加快推进,水利投资增长42.7%。建成投产新能源项目5个,新扩建35千伏以上变电站10座,能源投资增长239.8%。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90%,数字经济投资增长18.1%。永攀物流港、楚雄城乡物流产业园等加快建设。

(四)坚持创新赋能,改革开放迈出更快步伐。我们聚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涌现、动力增强。国有资产股权划转整合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入选全国改革典型案例。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设立州县乡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专窗135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73%。搭建“楚金云”平台,助企纾困融资7.08亿元。新增退减降缓税费58.05亿元。净增市场主体4.5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15户,民营经济占比达51.6%。区域合作扎实推进,外贸进出口总额134.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600万美元。强化“一把手”招商,创新股权、基金招商模式,入股宇泽公司5.5亿元加快本土硅光伏企业上市,与光明集团设立植物蛋白产业基金,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户、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实施“千名硕博进楚雄”专项行动招引人才156名,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现代种业研究院落户楚雄。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7户、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零突破,楚雄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数字经济企业达规实现零突破,上云上平台企业达281家。科技入楚签约项目160个。

(五)坚持生态优先,环境质量实现更优成效。我们聚焦绿色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美楚雄底色靓丽、魅力彰显。坚决全面彻底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大力实施龙川江流域综合整治提升,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0县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9%,41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提高至92.7%,2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河(湖)长制工作连续5年获全省优秀等次,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全面推动城乡绿化美化,完成营造林46.17万亩,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0个、绿美村庄8个。“中国绿孔雀之乡”品牌全面打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大姚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双柏被表彰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牟定被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六)坚持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呈现更新面貌。我们聚焦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相辅相成,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行动,整合投入各类衔接资金91.5亿元,启动乡村振兴项目1314个,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5.4%,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7.27万人,精准帮扶1785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姚安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沪滇协作、定点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牟定农村污水全域治理经验全省推广,创建省级美丽县城2个、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1个、精品村15个,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06万座。城市更新加快推进,12个烂尾楼全部清零,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15个、城镇棚户区3585套(户)、保障性租赁住房2967套,新改建污水管网135公里、海绵城市6.14平方公里。

(七)坚持人民至上,民生改善顺应更多期盼。我们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民生工作“五步法”,民生支出占比达75.9%,10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量。城镇新增就业6.5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9.92万人。在全省率先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2个,义务教育“双减”“双升”稳步落实,启动实施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滇中楚雄科创城规划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组建等工作稳步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率先在全国实现胸痛救治单元乡镇全覆盖,入评全省唯一“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实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专项行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八连增”,首创“医保+惠民保”一站式理赔。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金5.82亿元,养老、殡葬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楚雄州和4县市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通过复评,元谋人遗址等保护利用全面加强,“彝绣”带动5.7万“绣娘”稳定增收。

(八)坚持高效治理,社会和谐开创更好局面。我们聚焦安全发展,持续推进法治平安楚雄建设,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守住了前期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底线,因时因势及时将疫情防控重点从“防传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平稳度过疫情流行高峰期。开展突出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一批信访积案有效化解。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州信访局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南华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债务风险化解有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粮食、能源、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建成州级应急广播平台和5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好第五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止付金额47.79亿元,双柏被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各类刑事案件实现“双降双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4年居全省第2位,武定、永仁居全省第1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新增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示范单位25个,各族人民团结进步、一心向党。

一年来,我们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学习力行强本领,深入一线抓落实,依法行政树形象,清正廉洁守底线,出台“十要十严禁”,以作风大转变推动效能大提升。专班制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示范区建设、以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推动抓项目促投资等工作在全省推广。坚持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三公经费”压减5%。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荣获全省唯一“国家级试点范例”。全国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全面完成,法治建设群众综合满意率居全省第1位。

一年来,我们更加主动履行法定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提请审议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3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4件、政协提案423件,一大批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加强审计和统计监督,支持纪委监委、法院和检察院开展工作。

一年来,我们更加高效统筹各项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审计、广电、外事、港澳台侨、决策咨询、机关事务、统计、调查、地震、气象、社科、史志、档案、供销、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青妇、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难中求胜、干中求成,在疫情反复冲击影响下奋起奋进,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苦干实干,大抓产业发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市场主体、大抓改革开放、大抓创新发展、大抓绿色发展,交出了楚雄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优异答卷。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楚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楚雄发展的中央、省属驻楚单位、定点帮扶单位、各界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还有很多瓶颈制约、不少困难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化发育不足,企业仅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1.6%,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产业化发展不够,农业精深加工不足,规上工业企业仅占全省7.9%,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37.6%、低于全省12.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偏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6.83%,低于全国18.39个、全省4.89个百分点;科技化支撑不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41%;开放化程度不高,外贸依存度仅为7.6%,低于全省3.9个百分点;普惠化保障不足,基础设施仍有不少短板,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高效化落实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仍然存在、作风效能仍需提升,少数干部干劲不足、作风不实、攻坚不够、本领不强。对此,我们将持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务院出台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为我们提供了重大机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科学谋划了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815”战略发展目标,明确了“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使命任务,省两会对今后五年特别是202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了细化安排。州委十届四次全会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楚雄篇章,提出了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具体要求。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必须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必须把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为最紧要任务,必须把全面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最强劲动力,必须把务实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最坚强保障,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及省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张蓝图干到底,以努力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的实际行动为全国全省大局展现楚雄担当、作出楚雄贡献。

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工作安排及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具体要求,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楚雄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27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省下达目标。

围绕今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聚力扩大内需,坚定不移挖掘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潜力。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既补齐当前短板,又激发增长潜力,更支撑长远发展。我们要坚持投资消费协同发力,强信心、稳预期、挖潜力,让投资热起来、消费旺起来。

推进投资提质增效。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争取、建设,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务,坚持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每季度调度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投入项目前期经费3亿元以上,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全力争取各类债券和预算内资金,力争达到全省10%以上,社会融资总额突破300亿元。加大产业建设力度,确保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产业投资增长20%以上、占比达55%以上。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开展消费扩容提质行动,争创区域性旅游和消费中心、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加快文旅消费回暖,推进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扩大“四张世界级名片”知名度,提振节假日消费,持续办好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活动。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商业体系。创新消费业态模式,活跃餐饮、零售等传统消费。壮大新型消费,培育夜间经济、小店经济等消费增长点。促进汽车、家电家具、住房等大宗消费健康发展,确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推动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确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

加快基建提质扩面。加快楚雄市东南绕城、姚南、牟元、元大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楚景、大攀高速公路开工,做好双新、武禄双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昆楚大高铁、中老铁路楚雄联络线、楚临铁路列项建设,确保楚雄机场开工,争取永兴、湾碧码头开工。加快建设滇中引水二期、蜻蛉河大型灌区等工程,争取小石门水库、元谋姜驿光伏提水工程开工,推进九龙甸、东河水库扩建、永仁和绿汁江大型灌区、不管河引水等前期工作。新建扩建35千伏以上输变电站14座、新能源配套项目22个、10千伏农村电网400公里、充电桩500枪。持续推进5G网络、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数字水利建设。申建国家级物流枢纽,推进2个省级重点物流枢纽、4个州级物流园建设,打造滇中连接滇西地区重要电商快递物流集散中心。

第二,聚力产业强州,坚定不移增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动能。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我们要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绿色发展不动摇,推动绿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优势产业链式发展。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强化全州资源“一盘棋”统筹发展,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做强“滇中硅谷”,确保宇泽三期四期、晶科一期M1车间建成投产,隆基实现满产,启动20万吨多晶硅料项目,力争绿色硅产业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做大“滇中钛谷”,加快龙佰钛白粉和高钛渣、国钛海绵钛项目建设,力争绿色钛产业产值达100亿元。谋划实施一批“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打造全省新能源发展、“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三个标杆”,新增新能源装机800万千瓦以上。建设全省新型储能示范基地,确保远信储能项目满产,加快致信博衍储能电池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配置储能、共享储能、抽水储能、空气压缩储能,确保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推动传统产业扩能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强传统产业链薄弱环节。稳定核心烟区,推进烟叶产业现代化,促进粮烟协调发展,做强烟草“第一车间”,推动烟草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完成烟叶收购170万担、烟草产业营业收入210亿元。推进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滇中有色延链补链等项目建设。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确保原煤产量达100万吨。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设有色稀贵金属储备基地。抢抓“减油增化”机遇,加大绿色化工项目招商力度。

推动新兴产业培强壮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指挥驾驶舱、数字经济产业园、大数据中心、碳汇交易中心“一舱一园两中心”建设,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加快推进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金沙江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打好酒店服务业硬件提升、服务优化专项攻坚战,确保文旅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做大“滇中药谷”,积极培育大健康产业,打响“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品牌,健全彝医药标准体系,推动“彝药出滇”,做好“医疗+”“康养+”文章,确保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推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确保商贸物流业和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推动园区经济提速发展。启动实施园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园区“投融建管营”一体化改革,积极争取省产业园区专债资金支持,全域统筹推进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提质,让优质资源更好更快配置到好企业、好项目上,确保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0%。楚雄高新区要瞄准两千亿园区目标,加快发展硅工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化工等主导产业,确保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以上、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位上升3位以上。禄丰产业园要瞄准千亿园区目标,加快发展绿色钛、钒钛、光伏制造、数控装备等产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牟定产业园要瞄准千亿园区目标,加快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循环经济。武定工业园及6个州级特色产业集聚区要瞄准百亿园区目标,推动取得更大突破。

第三,聚力科教兴州,坚定不移夯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基础在教育、关键是科技、根本靠人才。我们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把教育之基筑得更牢,把科技之光照得更亮,把引才之路拓得更宽。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力争挤进全省教育第一方阵。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提质增效、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确保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4%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99%以上。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加快职教集团组建运行,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楚雄师范学院搬迁、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搬迁及升本,推进楚雄技师学院改扩建及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升本。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户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00户以上、双创孵化平台10个以上、省级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5个以上,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30%以上。建好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新增新型研发机构2个以上,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育种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7项、开发重点新产品5个以上,扎实推进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深入开展种业振兴“六大行动”,打造现代种业新高地。确保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项目投入使用。争取科技引领产业示范县试点。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健全“1+3+N”人才工作制度,用好人才40条措施,推进“千名硕博进楚雄”和“智汇楚雄”专项行动,实施“兴楚英才”培养、高精尖缺引才、青年人才成长、乡村人才振兴、人才质量跃升等工程,培养“兴楚英才”100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00名,选派科技特派员100名,建立州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强化人才生态建设和人才安居行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第四,聚力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补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短板。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我们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推动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和垦造耕地行动,持续全域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和补充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70万亩以上。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链条升级,持续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粮、烟、蔬菜、精品花卉、食用菌、现代种业、特色水果、畜牧业等10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核桃、野生菌、中药材、肉牛、蔬菜等特色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推动乡村建设宜居宜业。聚焦乡村“五大振兴”,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创建17个乡村建设示范村,改建农村公路1700公里以上。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确保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69%、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农房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2700户以上。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乡村特色产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工程,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美丽经济,培育精品民宿群、网红打卡地。优化乡村治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林业、供销社等改革,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完善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健全基层多元化协同治理格局。

推动农民生活富裕富足。加强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扎实做好收入在1万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帮扶工作,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促进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发挥效益,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实施“千名人才兴千村”行动,每个经济发展薄弱村重点培养3名至5名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以上。深化拓展沪滇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推动“万企兴万村”向行政村延伸。探索发展数字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庄园农业,大力发展烤烟、中药材、彝绣、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推广“信贷+保险+肉牛”等助农增收模式,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第五,聚力新型城市,坚定不移壮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载体。新型城市承载着人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美好向往。我们要坚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布局更科学、品质更高端、功能更完备、底蕴更深厚,建设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人民城市。

优化布局提升城镇能级。积极推进昆楚协同化发展,以建设“百万人口城市”为目标,加快滇中楚雄科创城建设,推动青山湖与城市融合发展,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工程,推动楚南牟广同城化组团式发展,提高禄丰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增强城镇化发展“双核”驱动力。支持武定融入昆明、永仁融入攀枝花发展,打造一批区域性支点城市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立完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动先进县市率先发展、中等县加快发展、潜力县跨越发展。

完善配套提升城镇品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加快构建城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以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1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6个、实施棚户区改造4127套(户)、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674套。新改建燃气、供排水等管网400公里以上,新建海绵城市3平方公里。加大城市河道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厂扩容提标改造和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违法建筑整治力度。推进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

产城融合提升城镇价值。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编制实施“五城”建设专项规划,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持续开展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创建。实施“七大聚人行动”,试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建设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文旅强县、生态强县,推动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提升产业人口集聚能力,确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第六,聚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激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活力。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开放添活力。我们要坚持深层次改革、全方位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用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助力市场主体增强信心、发展壮大。

深化改革让国企敢干。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分层治理、双层运行”促进州属国有企业融合发展,加大资源统筹整合,持续推动存量资产资本化和市场化改造,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确保州级两大集团均实现资产规模达500亿元以上、净资产规模达260亿元以上。强化国企使命担当,加强与央企、民企、省企深度合作,加大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的投资力度,切实发挥干大事、挑大梁、稳大盘作用。

优化环境让民企敢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争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确保民间投资占比6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53%以上。开展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年”行动,推动政务、创新、市场、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及“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楚雄营商环境“效率、服务、诚信”三大品牌,营商环境参评指标进入全省前3位,争创全省标杆州市。探索建立“首违不罚”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打造“诚信楚雄”。持续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确保企业数量增长1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服务业企业12户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40户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8户以上,成功上市企业1户。

开放合作让外企敢投。大力发展开放经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省发展战略,抢抓中老铁路、新成昆铁路通车等机遇,切实把“经济通道”变为“通道经济”。充分发挥“绿电”优势,加大外资项目策划、引进、服务,创新外企外资合作模式,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加大新材料、野生菌、蔬菜、彝医药、彝绣等重点产品出口力度,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积极寻求与磨憨、河口、瑞丽等口岸合作。积极争取设立海关分支机构和海外保税仓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基金招商、股权招商,深化与嘉定、张江、莆田等区域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央企入楚、民企入楚、科技入楚,力促宝武特冶、鸿翔一心堂、上海宝藤、华派医药等项目落地。加快招引一批头部、链主、专精特新企业,引进超10亿元优质产业项目15个以上、链主企业3户以上,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产业到位资金占比60%以上。

第七,聚力绿美楚雄,坚定不移擦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底色。绿色生态是楚雄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宝贵财富、最普惠民生。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打造全省最干净州市。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决全面彻底抓好生态环保督察交办和反馈问题整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管控,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0县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9%以上,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龙川江流域综合整治,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3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960万株以上。科学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金沙江干热河谷、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重点区域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保护,加大对绿孔雀、黑冠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力度。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碳资源池,推进碳汇项目开发,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加快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进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楚东、楚北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零碳产业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推进绿美城乡建设。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开展“植绿护绿”“绿化家园”活动,促进城乡增绿提质、景观提升,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公顷以上、建成区绿地率38%。创建省级绿美城市1个、绿美社区13个、绿美乡镇10个、绿美村庄14个、绿美河湖4件、绿美校园21所、绿美园区4个、绿美景区11个、绿美省道131公里、绿美农村公路1091公里、绿美铁路130公里。

第八,聚力民族团结,坚定不移凝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力量。守护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就是凝聚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我们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齐心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持续增进民族团结。坚持完善宣传教育体系,深入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和“枝繁干壮”工程,抓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促进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稳步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巩固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局面。

巩固拓展示范创建。坚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实施“石榴红”工程和“三项计划”,统筹推进州县乡村四级联创,持续抓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实施示范创建项目80个,大力推进旅游景区、商会、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博物馆规划馆非遗中心“四个创建联盟”行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坚决守护好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荣誉。

扎实做好宗教工作。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入实施“润土培根”工程,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切实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第九,聚力共同富裕,坚定不移提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品质。重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民生是最大的责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我们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竭尽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做实最大民生。坚持就业优先,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消除不合理就业限制和就业歧视。推进就地就近就业行动,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持续推进“技能楚雄”行动,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抓好10类重点群体创业,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推进多渠道灵活就业。

做优普惠民生。加快健康楚雄建设,推动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提质达标,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提升县乡医疗服务水平,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就医。支持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细化落实国家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实施爱国卫生运动新的“7个专项行动”,持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生育支持工程,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健康发展。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全力申建元谋猿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楚雄段)建设,推进州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文化中心建设。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万家坝铜鼓等遗址保护。实施文艺精品繁荣计划,打造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

做细兜底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专项行动、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社保基金管理巩固年行动,优化养老保险参保结构,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州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落实,建立基础养老金标准常态化调整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大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巩固拓展双拥创建成果,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

第十,聚力平安楚雄,坚定不移强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保障。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头等大事。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楚雄。

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健全“借、用、管、还、化、防”债务管理体系,严控新增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积极偿还到期债务,积极争取县级化债试点。加强财政运行风险监测预警,加快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健全县市税源培植机制,坚决兜住“三保”底线。开展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支持州属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支持优质房企脱困,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健全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体系,提高基层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强化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等各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煤、电、油、气保供,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全周期监管,精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的应急广播体系。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

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五治融合”,持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政府—社区(村)—社会组织—群众”多元协同、网格管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改进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完善立体化、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统筹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进一步做好保密、审计、广电、外事、港澳台侨、决策咨询、统计、调查、机关事务、社科、史志、档案、地震、气象、科普、测绘、供销、红十字等工作,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群团组织改革发展,抓好国家安全、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消防救援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使命呼唤铁肩担当,新征程不容丝毫懈怠。我们必须牢记“三个务必”,深化“两个革命”,践行“三法三化”,做到“十要十不要”,坚持专班推进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强化大道至简、实干兴州的执行力,以产业攻坚年、招商攻坚年、作风攻坚年行动为抓手,持续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设忠诚型政府,让绝对忠诚成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坚持忠诚为政,把绝对忠诚作为第一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高度共识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传达、“第一遵循”贯彻、“第一要件”落实,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及州委具体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建设学习型政府,让强学力行成为最根本的政治本领。坚持以学促政,把理论武装作为第一课题,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健全完善“学习研讨、贯彻落实、督促推动、跟踪问效”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始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强化有解思维、争当行家里手,培养在复杂环境、多重约束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好科技和资本两把“利剑”,学会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创新的思维成事。

建设服务型政府,让狠抓落实成为最主要的政治能力。坚持务实勤政,把狠抓落实作为第一任务,树牢“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做狠抓落实的行动派。完善服务企业、群众、基层挂联机制,强化“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清单化反馈”的服务机制,用党员干部“担当指数”“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群众“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大力激发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干事创业活力。

建设法治型政府,让依法行政成为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把崇法践诺作为第一准则,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履职尽责,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府院”联动,确保边界清晰、分工合作、运行高效。一体推进法治楚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在法治轨道上正确行使。

建设廉洁型政府,让清正严明成为最持久的政治本色。坚持从严治政,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操守,忠诚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以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州党委实施办法,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切实为基层减负,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一刻不停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团结凝聚力量,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心聚力促发展,埋头苦干抓落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楚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解读:2022 亮眼成绩单          2023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图解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